急性血小板减少与病毒感染有关,治疗疾病应用抗病毒药物,比如板蓝根冲剂,为防止病情恶化,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,不要随意乱吃不卫生的食物。慢性血小板减少与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,过度疲劳和感冒会加重病情,因此患者要格外注意日常护理。患病后,应卧床休息,不要做剧烈运动,不要操劳过度,不要食用不利于健康的食物,避免外伤引起致命性出血。
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症一般以激素治疗为主,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、强的松等,也采用兔疫抑制剂等治疗,或免疫抑制剂常与皮质激素合用;严重时输血和血小板。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止血以治标,辨证以治本。
出血症状改善、血小板接近正常后,逐渐减量维持治疗。虽然激素能升高血小板,但是激素减量或停止后,血小板又会下降;经常使用激素,对人体副作用非常大,在治疗的同时还会引起如向心性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。其他治疗方法如输注血小板、脾脏切除等方法治疗,虽能起到一定疗效,但因消耗快、费用高、副作用大,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。
中医不同于西医,见效慢,无副作用,不易复发,但很多人喝了1至2个月时间,就整天喊怎么还没有起效啊,太心急。因此放弃中医治疗。血小板减少是难治性出血性疾病,目前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,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治疗常常能收到较好疗效。
而当病人与医生只有在疗效欠佳、药物副作用越来越明显、激素减量无效时,才会意识到常规西医治疗的局限和不足,这才关注和尝试中药治疗,这是大家认识到中西结合治疗ITP的第一步,但治疗最佳时机可能错过了,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强调的越早越有康复的可能性。